Monday 12 October 2009

貿易好轉勢頭能否持續?

摘自2009年10月12日華爾街日報

貿易好轉勢頭能否持續?

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全球貿易正在好轉。荷蘭經濟政策分析局(Netherlands Bureau for Economic Policy Analysis) 9月底公佈的數據顯示﹐7月份貿易總量較6月份增長3.5%﹐是2003年12月以來最大單月增幅。該調查基於23個發達經濟體和60個發展中經濟體提供的數據﹐提供了有關貿易趨勢的最早數據。不過﹐貿易量仍較2008年4月的高點低了15.9%。此外﹐對貿易好轉的強勁程度和持久性仍存在著普遍的擔憂。

在尤其依賴出口的德國﹐企業普遍擔心﹐剛剛出現的復蘇是靠著政府的經濟刺激政策﹐而明年很多國家的刺激政策將會到期。這可能意味著出口復蘇放緩甚至停滯。

意大利聯合信貸銀行(Unicredit)駐慕尼黑經濟學家裡斯(Andreas Rees)說﹐上週五出爐的數據顯示﹐德國的出口較7月份的強勁表現小幅下滑﹐不過包括新增海外訂單等其他指標都表明﹐9月份及之後的出口不斷增長。他說 ﹐德國企業的出口大幅下滑﹐但它們正在穩步奪回失去的陣地。不過他說﹐幾乎毫無疑問的是﹐2010年的某個時候我們將會經受反復。

亞洲的出口也在享受著受大規模刺激計劃提振的中國需求﹐不過貿易復蘇的強勁程度和可持續性仍未可知。韓國和台灣對華出口都出現了一定的勢頭﹐9月份的貿易數據也好於8月份﹐延續著今年夏季期間穩步形成的走勢。韓國9月份貿易額較8月份增長11.1%﹐原因是半導體、汽車和液晶顯示屏的出口大幅增長。

不過經濟學家們說﹐要出現切實的貿易復蘇﹐必須要有來自歐洲、美國和日本的強勁復蘇。這三個經濟體加在一起佔了全球商品需求的大部分。高盛(Goldman Sachs)的一份貿易數據研究報告發現﹐最近幾個月歐洲和美國對台灣的商品需求環比增加﹐特別是半導體。9月份台灣對歐洲出口增長6.8%﹐是經季節調整後連續第四個月實現增長。台灣對美國出口繼8月份下滑2.2%後﹐9月份增長6.9%。

週一全球最大的出口國中國公佈9月份貿易數據時 ﹐可能會出現有關貿易形勢的更多線索。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說﹐本季度你將看到中國出口增長大規模復蘇。他說﹐西方國家GDP增幅變化了約6個百分點(從-3%至3%)﹐這將帶來亞洲地區國際貿易的迅速復蘇。

他預測說﹐中國出口將從8月份的同比下滑23%有所好轉﹐到12月前將同比增長3%﹐原因主要是西方需求的回暖。同比貿易數據好轉的原因之一是去年同期的貿易水平較低。即便是西方的增幅出現了很小的變化﹐也會對中國出口業帶來有力的倍增效果﹐無論是在好時候還是壞時候都是如此。馬駿說﹐美國、歐盟和日本GDP每變化1%﹐中國出口就會出現7個百分點的變化。西方經濟體去年發生滑坡時﹐這種現象嚴重打擊了中國的出口經濟。隨著西方經濟的好轉﹐它也會幫助貿易復蘇。

看好貿易復蘇的投資者紛紛湧入出口相關類股。荷蘭國際集團(ING)旗下的ING Investment Management駐香港高級亞洲投資經理Oscar Leung把資產從因中國大規模刺激內需而獲益的中國企業轉向出口相關類股﹐包括從中國向海外出口紡織品的企業。

中國一直確保人民幣兌美元不會大幅升值﹐以避免像其他一些亞洲貨幣那樣因美元最近的走軟而遭受那麼嚴重的打擊。包括韓國、台灣、新加坡和巴西在內的幾個國家和地區最近對外匯市場進行了干預﹐以放緩本幣兌美元的升值﹐進而保護剛剛開始好轉的出口業。美元的走軟令進口商品對美國消費者來說更為昂貴。

行業組織泰國工業聯盟(Federation of Thai Industries)鞋類部主席Thamrong Tritiprasert說﹐我們需要政府支持的一件事是使泰銖貶值。他擔心﹐如果美元持續疲軟﹐已經脆弱的美國消費者將買不起泰國的運動鞋。

一些分析人士懷疑﹐一旦企業把耗盡的庫存恢復起來、財政和貨幣刺激的效力消退﹐貿易復蘇是否可以持續。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中國地區研究主管陳昌華(Vincent Chan)最近在一份報告中說﹐大部分投資者會先對今年底和明年初中國出口的大幅回升大為震驚﹐隨後又會對這一勢頭的迅速消退而感到吃驚。

Marcus Walker / Alex Frangos / John W. Miller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