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13 October 2009

澳大利亞經濟復蘇藥方是否過猛?

摘自2009年10月13日華爾街日報

澳大利亞經濟復蘇藥方是否過猛?

澳大利亞在過去一年里避免了陷入衰退的命運﹐這在很大程度上在於同中國的巨額貿易和健康的銀行體系。

現在它面臨著新的挑戰:判斷決策者在刺激比許多人預想的更有彈性的經濟上是否走得太遠了。

澳大利亞政府官員和央行面臨的難題是設法在不讓經濟過熱或陷入衰退的前提下推動增長。這意味著退出刺激計劃的恰當時機﹐而不是過多依賴中國的需求。

由於失業率等關鍵指標都顯示出了復蘇的跡象﹐澳大利亞可能會在一些事情上成為全球的試驗場﹐如在大多數其他國家之前退出刺激計劃。

同許多國家一樣﹐澳大利亞也下調了利率﹐並大幅增加了支出﹐以應對全球金融危機。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稱﹐決策者推出了不低於670億澳元(605.8億美元)現金支出和其他措施﹐以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百分比衡量﹐這是發達國家中最大的刺激方案之一。

由此帶來的結果之一是﹐澳大利亞上週公佈的9月份失業率從8月份的5.8%降到了5.7%﹐大大低於美國 9.8%的水平。房價已開始攀升﹐引發了可能出現新一輪房屋泡沫的擔憂。投資也在回升﹐其中包括雪佛龍(Chevron Corp.)等公司上月批准的在澳大利亞投資430億澳元的天然氣項目。這項交易的規模之大﹐令部分政界人士將其比作另一項刺激方案。

澳大利亞成為20國集團中自危機爆發以來首個加息的國家﹐上週將主導利率目標上調了0.25個百分點﹐至3.25%。這反映出了經濟環境的變化。

匯豐(HSBC)駐香港高級亞洲經濟學家范力民(Frederic Neumann)說﹐年初時決策者為阻止衰退採取了正確的步驟﹐但他們現在需要更積極地退出刺激計劃。他說﹐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因為澳大利亞消費者的債務負擔過重﹐但他們沒有像美國等經濟狀況更糟糕的地區的消費者那樣對清理家庭負債狀況感到那麼大的壓力。

澳大利亞並未擺脫危險的局面。分析師說﹐經濟今年的增長率可能不足1%﹐而且仍過於依賴與中國的貿易﹐一旦中國的增長令人失望﹐澳大利亞就可能受到連累。

澳大利亞的經濟目前比大多數發達國家都要好。其中一個原因是澳大利亞的銀行在結構性信貸交易和次級貸款上的投資有限﹐這讓它們保持了較好的狀況﹐可以繼續對外放貸。去年正是結構性信貸產品和次級貸款讓全球許多銀行受到了致命打擊。

澳大利亞同中國的貿易依然活躍﹐中國需要澳大利亞的鐵礦石和煤炭等大宗商品﹐以支撐其包括基礎設施巨額投資在內的刺激計劃。在今年第一季度世界經濟危機嚴重之時﹐澳大利亞的出口額比2008年第三季度增長了1.8%。其它許多主要經濟體同期的出口都大幅下降。

過於依賴照顧對澳大利亞有利有弊。中國2009年購買的部分大宗商品是為了在年初全球經濟活動暫時停滯後重新補充庫存﹐一些大宗商品分析師說﹐他們擔心中國的需求可能減弱﹐尤其如果中國在投入巨額刺激資金後經濟過熱的話。

James Glynn / Enda Curran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