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27 January 2010

新興市場應如何鞏固在危機中獲得的有利地位

摘自2010年1月27日華爾街日報

新興市場應如何鞏固在危機中獲得的有利地位

對新興市場的投資是追逐幻像?並非如此。

雖然關於中國貨幣緊縮前景、希臘債務危機以及美國銀行業監管問題的擔憂情緒已經導致風險偏好受挫,從而給新興市場股票和債券帶來了沖擊。但這並不表示大批湧入新興市場的投資者決策錯誤,他們去年向新興市場股市基金投入了創紀錄的820億美元資金,搶購了今年年初發行的一系列主權債券。投資新興市場的理由依然充足。

實際上,很多新興市場國家政府面臨的挑戰是如何鞏固他們在危機中獲得的有利地位,為己謀利。得益於經濟熱潮時期構築的緩沖資本,尤其是所積累的巨額外匯儲備,很多新興國家得以實施反周期的貨幣政策,抵御經濟危機的沖擊。穆迪(Moody's)指出,發達經濟體正疲於應對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率飆升的問題,2010年他們的這一比率平均將達到70%;而在主權評級為投機級的新興國家,情況正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他們的這一比率平均僅在43%左右。新興國家的信用評級正在不斷改善,相對而言,很多新興國家的銀行體系在此次危機中幾乎沒有遭受重大損失。就在投資者對發達經濟體低於平均水平的增速和沉重債務負擔能否維系感到擔憂之際,新興市場不失時機地以良好的狀況吸引著他們。美國銀行/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預計,新興市場今明兩年的GDP增速均將達到6.3%,遠遠超過發達市場這兩年2.6%和2.9%的增速水平。

那麼,新興國家該怎樣利用這些有利因素更上層樓?貨幣升值可能是舉措之一,這應能降低通貨膨脹風險,推動全球資本流動重現平衡,還有助於降低他們對外部資金的依賴。這些因素應當能夠推動本國資本市場的深化發展,進一步增強新興國家抵御風險的能力。這方面已經浮現了跡象:土耳其周二拍賣了一批10年期固定利率的土耳其裡拉計價債券,得益於利率走低,這是該國政府首次發售如此長期限的本地債券。這一狀況應當成為促使該國進一步實施穩健政策的動力,有望創建一個良性循環,合理推動風險議價降低。

有人士擔心,一場泡沫正在形成。這個觀點似乎有些草率。據花旗集團(Citigroup)統計,回顧此前的資產泡沫,例如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的日本股市、九十年代末的科技股以及本世紀頭十年的中國股市,這些股市泡沫見頂時的價格與帳面價值比為5-7倍。相比之下,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新興市場指數目前的這一比率僅為2.1倍,略低於過去5年的平均水平,明顯低於2007年的3倍高點。此外,雖然2007年的估值水平在當時被普遍視為泡沫,但考慮到新興市場此後表現出來的抗幹擾能力,現在看來2007年的估值也不算太 譜。

Richard Barley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