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2 September 2009

產能過剩考驗美聯儲應對通脹能力

摘自2009年9月21日華爾街日報

產能過剩考驗美聯儲應對通脹能力

過去十年中移居俄勒岡中部山區的數萬人親歷了房地產繁榮發展、就業機會眾多的時期。現在他們卻眼見大量人員和設備閑置。

歷時一年半的經濟衰退令當地生產廠商Bright Wood Corp.的門窗構件工廠產能過剩。Bright Wood已經解雇了將近一半員工﹐關閉了位於俄勒岡州本德的佔地8萬平方英尺的工廠﹐並出售或封存了多餘設備。

額外的閑置廠房、住宅和工人在這裡隨處可見。自2006年中以來已有逾9,000人失業。大約29%的住房空置。城里主要街道Wall Street附近的商店櫥窗內都掛著“出租”的標牌。

類似的人員和設備閑置(體現為經濟產能閑置比例)在美國各地都很明顯。數千架飛機和數十萬節火車車廂閑置﹐賓館出現至少20年來最高的空置率﹐數百萬美國人失業。

美國經濟中閑置的人員和設備數量、閑置人員和設備何時能加以利用﹐以及這種狀況的影響程度﹐這些將會是美聯儲(Fed)官員本週開會時討論的重點。美聯儲不會即將上調利率或是收回其向經濟中注入的巨額資金﹐但正在討論對外發出有關何時採取這些措施的信號。

產能閑置和通脹的相互影響是這一決策的重點。產能閑置對於保持平衡很重要﹐因為理論上它會抑制薪水和價格上漲﹐從而控制通脹。但如果美聯儲誤解了產能閑置的程度和意義﹐就可能導致一輪不受歡迎的價格上漲。

通脹風險很大。聯邦政府目前的預算赤字規模是二戰以來最高的﹐而美聯儲已經向銀行系統注入了逾8,000億美元。迄今為止﹐銀行尚未將這筆資金用來隨意放貸 ﹐但它們一旦開始大規模放貸﹐就會刺激經濟活動﹐推動價格上漲。通脹擔憂不斷加劇的一個標志是﹐通常被視為能對沖通脹風險的黃金價格自去年10月以來飆升逾40%﹐至每盎司1,000美元以上。

到目前為止通脹還不是太大的問題。過去12個月消費價格下跌1.5%﹐主要是由於汽油價格大幅下降。排除不穩定的食品和能源價格後﹐通脹正在減緩:以此計算﹐過去12個月價格上漲1.4%﹐而此前12個月上漲2.5%。

美聯儲內部對產能和人員閑置也有不同看法。大多數美聯儲官員認為﹐經濟可能需要多年時間才能恢復快速發展﹐並給薪水和價格帶來強勁的上行壓力。在那種情況出現之前﹐通脹都應當在掌控範圍之內﹐並可能下降﹐從而令美聯儲得以保持低利率﹐將重點放在恢復經濟增長上。但一些美聯儲官員連月來一直認為﹐美聯儲過於強調這一觀點﹐在防止通脹方面有落後於形勢的風險。

經濟學家們一直就導致通脹的原因爭論不休。從長遠看﹐如果美聯儲向經濟中注入太多資金﹐一旦經濟恢復增長就可能推動價格上漲。

但許多其他因素短期內也會有影響﹐包括商品價格波動和閑置產能規模。同時通脹還取決於個人期望:理論上﹐如果企業和工人預期通脹會加劇﹐他們就會開始要求提高薪水和價格﹐從而引發他們所擔憂的通脹。

目前經濟中充斥著大量閑置產能。酒店研究機構Smith Travel Research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今年賓館入住率平均為56%﹐是該機構1987年開始記錄這項數據以來最低的。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分析師預計﹐7月份全球共有2,535架波音(Boeing)和空客(Airbus)飛機閑置﹐佔這兩家公司在全球的機群總數的 14.2%﹐這一比例堪比2001年911事件之後幾個月的情況。

美國鐵路協會(Association of American Railroads)9月初統計的閑置運貨車廂達501,472節﹐約佔美國鐵路總運力的三分之一。房市方面﹐據美國人口普查局(Census Bureau)的數據﹐第二季度空置房屋1,870萬套﹐較上年同期的1,590萬套出現增長。商場和辦公樓空置率也出現上漲。

今年8月共有1,490萬美國人失業﹐另有數百萬人從事兼職﹐但希望找到全職工作﹐或表示如果有職位會重新就業。據美國勞工部(Labor Department)統計﹐總計有2,630萬名工人就業不充分﹐較兩年前的1,320萬大大增加。

失業飆升令工人們無力要求更高的薪水。今年第二季度私營部門工人的薪資福利成本較上年同期增加1.5%﹐較之十年來大多數時候超過3.5%的增幅急劇放緩。

舊金山聯邦儲備銀行行長耶倫(Janet Yellen)在9月初接受採訪時說﹐閑置產能影響通脹的理論──直線下降的薪水增長情況顯然體現了這一點。

經濟好轉吸收了部分閑置產能。美聯儲估計﹐8月份工廠開工率為66.6%﹐較7月份的66.1%有所上升﹐但仍遠低於過去25年79%的平均水平。閑置鐵路運力和空置房屋數量也緩慢減少。

總體上﹐美聯儲內部的經濟模型顯示﹐美國在資源允許的條件下可以生產的商品和服務價值比當前水平高1.2萬億美元左右。供過於求時﹐價格往往會下跌。耶倫認為﹐通脹可能從當前已經很低的水平進一步下降﹐美聯儲大多數人也持這一觀點。

Sara Murray / Jon Hilsenrath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