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27 August 2010

興登堡兇兆遭質疑 創始人堅持己見

摘自2010年8月27日華爾街日報



興登堡兇兆遭質疑 創始人堅持己見



吉姆•米耶卡(Jim Miekka)從來沒有在華爾街工作過﹐也沒有拿過任何金融類文憑。但突然之間﹐他就成了一些投資者狂熱崇拜的對象。



這位50歲的簡報作者在這些日子裡受到熱捧﹐都因為他發明瞭一個預測股市崩盤的市場指標。這個指標根據1937年德國一架乘用飛艇發生的空難而命名為“興登堡兇兆”。從紐約到倫敦﹐“興登堡兇兆”贏得了場內交易員的普遍推崇﹐於是成了電視脫口秀、博客和新聞報道中的熱門話題。





Michael C. York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週二﹐吉姆•米耶卡在緬因州的Orrington Rod and Gun俱樂部“興登堡兇兆”迄今已經被觸發三次﹐第一次是在8月12日﹐自那以來﹐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已下跌2.5%。這種走勢讓曾經是高中體育教師的盲人米耶卡一夜成名﹐儘管他自己並不願意光環加身。



米耶卡在他位於緬因州Surry的家中說﹐我覺得出名的感覺很好﹐但在獲得這麼多關注的情況下﹐這個指標將來表現會怎麼樣﹐我表示懷疑。



米耶卡的“興登堡兇兆”採用了一個代入紐約證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52週股價水平和移動平均值的公式﹐另外的標準還包括紐約證交所10週移動平均值上升、一個衡量市場波動性的技術指標呈現為負面。所有這些標準都必須同一天達到才形成“興登堡兇兆”。



一些人覺得這不過是嘩眾取寵。華爾街交易員持懷疑態度﹐因為自米耶卡1995年發明以來﹐“興登堡兇兆”被觸發而股市並未出現重大下跌行情的情況屢見不鮮。事實上﹐股市大幅下跌前出現“興登堡兇兆”的情況只佔了大約25%。



興登堡兇兆受到如此熱捧﹐時值市場不確定性越來越大﹐預測各異。投資者利用技術圖表把握市場方向的傾向已經越來越強烈﹐特別是在股市一直看不出趨勢的時候。



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沃頓商學院(Wharton School of Business)金融學教授西格爾(Jeremy Siegel)說﹐人們是在病急亂投醫﹐一直在找某個“百曉生”似的人物。



在線量化分析公司Fusion IQ首席執行長瑞索茲(Barry Ritholtz)說﹐興登堡兇兆是一種不考慮因果關係的後顧性指標。他把它叫做“衰退期色情”(recession porn)﹐說在人心惶惶的市場環境中﹐投資者會被負面言論和陰謀論所誘惑。



米耶卡對這些擔心不以為然。他警告說﹐興登堡兇兆中的三個具體指征在本月的出現不是好兆頭﹐更何況連續出現往往預示著股市跌幅更深。他說﹐市場有可能相比兩週前第一次出現指征的時候下跌20%。



米耶卡說﹐這就像是一朵漏鬥雲﹐並不是每一朵漏鬥雲都帶來風暴﹐但現在我們看到了好幾朵漏鬥雲﹐所以我肯定覺得我是要呆在防風地窖里了。



涉足股市之前﹐米耶卡在馬薩諸塞州一處礦山做實險時受傷。當時他想研究出一種更好的辦法來從巖石中提取礦物質﹐研究過程中發生了爆炸﹐後來做眼部手術時因為併發症失明。他說﹐進入手術室里看到的視力表就是我看見的最後一樣東西。



米耶卡說﹐康復之後﹐他開始收聽主要談投資的電視節目﹐並開始拿出自己的錢積極地投資於股市。



他在1989年開發了自己的第一個交易“系統”﹐現在正在開發其他一系列指標﹐其中有一個短線五日買入信號﹐是以兩個市場指數過去25日的走勢為基礎的。



米耶卡的簡報名叫“Sudbury Bull & Bear Report”(薩德伯里牛熊報告)。他說﹐他最新的一個指標非常有效。但他不肯透露指標的名字和相關指數的名稱。



市場指標還不是米耶卡唯一的發明。他說﹐他還開發了人工視覺技術﹐在此幫助下﹐他借助聲音可以比任何視力正常的槍手都能更好地瞄準標靶。他能夠在100碼的距離擊中全美步槍協會(National Rifle Association)標準的標靶﹐本週還在200碼的距離射中了一只保齡球瓶。



米耶卡還為總部位於佛羅里達州Hernando的組織“失明美國人”(Blind Americans)幫忙。他從該組織的總部徒步130英里走到聖彼德斯堡(St. Petersburg)﹐為之募集資金3,000多美元。期間借助了一種全球定位系統和他的導盲犬佐伊(Zoey)﹐用時一個半星期﹐一路上只走了幾次彎路。



他說﹐我確實拐錯了幾次彎﹐但我總是能夠糾正過來。



雖然興登堡兇兆引起了轟動﹐但他的投資簡報名氣不響﹐只有100名訂戶﹐遠不如興登堡兇兆出名。



他說﹐差不多是五個或七個人來打聽﹐只有一個人成為訂戶。



Steven Russolillo / Tomi Kilgore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