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9 December 2009

日本是否能依靠中國實現復蘇?

摘自2009年12月29日華爾街日報

日本是否能依靠中國實現復蘇?

日本經濟微恙的解決之道有可能就在中國東海的另一邊嗎?儘管中國日益成為日本的競爭對手﹐看起來卻也是幫助日本擺脫困境的最佳途徑之一。

2009年﹐中國已經取代美國成為日本商品的最大買家﹐包括機械、電子產品和部件等日本最主要的出口商品。中國如今佔了日本出口額的近五分之一。

與迅速發展的中國更緊密地聯繫在一起﹐這對日本出口依賴型經濟無疑是種有益的發展──日本經濟在這次的金融危機中退回到了2004年的水平。來自日本的一些非常樂觀的報告反映出了這一轉變。11月份日本對中國出口額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了近8%﹐是2008年9月以來的首次增長。與此同時﹐日本對美國出口額卻下滑了相似的百分比。

瑞士銀行(UBS)今年早些時候估計﹐對中國出口增長10%﹐將推動日本經濟年增速提高約0.2個百分點。這個數字微乎其微?對日本這個過去10年來的年平均增速只有1%多一點的經濟體來說﹐可並非是少得不值一提。

當然﹐很多日本企業從中受益。由於中國的建築熱潮﹐電梯和自動扶梯生產商富士達(Fujitec)在東亞(也就是大中華區)的銷售佔收入的比例五年內從 16%激增至28%﹐這一地區也成為該公司僅次於日本的第二大市場。由於這樣的轉變﹐富士達扭虧為盈。在截至9月底的六個月中﹐該公司的營業利潤有四分之三來自於東亞。日本﹐北美和歐洲的業務則仍處於虧損狀態。

汽車生產商也要把最近利潤的回升部分歸功於中國。日產汽車(Nissan Motor)將很快能夠宣佈﹐按銷售量計算﹐中國將成為其第二大市場。日產汽車或許是在中國這個快速發展的汽車市場中擁有最有利地位的日本汽車廠商之一。

不錯﹐對中國的關注日益增多也有其弊端。

其一是中國從日本進口的大部分產品實際上都取決於其他市場的需求。瑞士銀行計算﹐以價值計﹐日本對華出口產品有45%經過加工後發往其他地區。

就這一點而言﹐中國強勁增長了11個月之後﹐日本對中國的出口才開始復蘇﹐這一點就不足為奇了。

日本的一些基礎出口產品在中國市場上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中國本土品牌﹐而非更昂貴的日本產品﹐佔據了平板電視和冰箱銷售的大部分份額﹐而在針對發展中國家定制產品方面﹐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等韓國企業比日本競爭對手有著更加豐富的經驗。

日本政府肯定不喜歡過度依賴老競爭對手中國。不過﹐眼下這或許是唯一的出路。

James Simms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