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25 November 2009

摘自2009年11月24日華爾街日報

摘自2009年11月24日華爾街日報

中國正在醞釀經濟刺激退出方案

隨著全球經濟企穩﹐各國政府都在考慮如何解除經濟刺激措施﹐中國政府解除大規模經濟刺激措施的方案也在醞釀之中。

包括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總理溫家寶在內的中國高層領導人可能將很快召開年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制定明年的經濟計劃。

由於出口依然萎靡不振﹐中國可能會將去年11月份推出的巨額財政支出措施延續到2010年。但隨著通貨膨脹風險的上升﹐經濟學家都呼籲中國政府在確保企業仍能夠融資、特別是通過資本市場和非金融機構融資的同時﹐控制貨幣供應增速和銀行信貸發放。

中國央行(People's Bank of China)瀋陽分行行長盛松成本月中旬在央行主辦的《金融時報》上發表文章稱﹐“寬信貸、緊貨幣”是平衡保增長與防通脹的有效措施。雖然中國央行會參與貨幣政策的制定並負責實施﹐但政策立場最終是由中國國務院確定的。

盛松成在這篇文章中寫道﹐信貸增長與經濟增長直接相關﹐貨幣增長則與通貨膨脹有更密切的關係。

中國能否在不加劇通貨膨脹的情況下成功推動經濟增長不僅會影響到巴西、澳大利亞等日益依賴中國原材料需求的國家﹐而且也關係到全球金融市場的命運﹐因為中國經濟和股市的表現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正不斷加大。

目前中國的經濟增速已經恢復到金融危機爆發前的水平﹐這要歸功於中國一年來實施的積極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其中包括規模為人民幣4萬億元的經濟刺激措施。

但信貸激增已導致廣義貨幣供應量較上年同期增長了近30%﹐房地產價格也在隨之迅速上漲。中國今年前十個月新增人民幣貸款8.92萬億元﹐而2008年全年的新增人民幣貸款為4.91萬億元。

這種趨勢加大了消費價格和資產價格的通貨膨脹風險。雖然目前中國的消費價格仍在下跌﹐但分析師們預計﹐消費者價格將在明年初開始上漲。

當然﹐沒有人主張中國放棄促進經濟增長的首要任務並抑制經濟反彈。

已於去年卸任的原中國央行副行長吳曉靈本月早些時候表示﹐央行在控制貨幣供應總量的同時﹐必須激活金融活動﹐而不是銀行信貸。

眾所周知﹐銀行的貸款規模可以超過存款規模﹐因此銀行發放信貸是在向經濟體注入資金。但各企業可以通過發行股票債券、租賃設備或向非銀行類金融公司借貸等其他方式籌集資金﹐而不會增加貨幣供應量。

然而﹐在中國其他金融機構的發展程度遠不如銀行﹐因此如果銀行大規模削減信貸﹐則其他金融機構很難彌補這一缺口。

另一方面﹐任何政策變動都將是悄然進行的。

中國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指出﹐政府此前花費了數年時間才將亞洲金融危機期間採用的擴張性財政政策調整過來。他還表示﹐政府即便真的要退出現有政策﹐也不會在官方言論中表露出來。

他說﹐政府將會逐步退出﹐而且只會在接近完成的情況下予以宣佈﹔若官方正式宣佈退出經濟刺激措施﹐這種退出恐怕已基本完成。

Terence Poon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