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1 December 2009

中國汽車銷售增加並非政府幕後操縱

摘自2009年12月1日華爾街日報

中國汽車銷售增加並非政府幕後操縱

就中國數據而言﹐哪怕是再明了的數據往往也不是看上去那麼簡單。

譬如近期公佈的汽車銷售數據就值得研究。中國汽車銷售增長迅速﹐這點是無庸置疑的。J.D. Power最新報告顯示﹐2009年前10個月中國汽車銷售較上年同期增長38%。

其原因似乎一目了然。今年年初﹐中國政府下調了部分車型的車輛購置稅。在汽車保有率還非常低的中國﹐上述措施刺激了汽車消費。

且慢﹐有人發現該數據存在蹊蹺之處。他們稱﹐儘管汽車需求大幅增加﹐但汽油銷量卻基本持平。中國最大的加油站運營商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China Petrochemical Corporation)上半年汽油銷量較上年同期下降1.2%。

兩項數據的不一致引起操縱論者的質疑。他們指出﹐帶動汽車銷量大幅增加的並非是普通消費者﹐而是貫徹經濟刺激政策的地方政府及國有企業。它們試圖通過買車來支持國內汽車生產商﹐但並不會真正使用那些汽車。儘管操縱論者忽視了一點﹐那就是海外品牌的汽車銷售增速並不亞於中國國內汽車銷售增速﹐不過﹐想像一下各家公司停車場內滿是嶄新的汽車的畫面也是蠻有趣的。

不過﹐有更好的方法來解釋上述兩項數據的不一致。小型車在今年中國汽車銷量中所佔的比例高達69%﹐高於去年的64%。這點不足為奇﹐因為中國的汽車購置稅減免政策針對的是1.6升及以下排量的小型車。與此同時﹐政府上調了2.5升及以上排量的大型車購置稅﹐結果﹐大型車銷量較上年同期下降了29%﹐而大型車才是真正的耗油大戶。

事實上﹐較高的汽油價格可能會降低新車購買者的駕車意願。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國汽油價格較兩年前上漲了逾20%。由於不確定政府明年是否還會繼續實行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消費者目前可能只是為了抓住政策帶來的契機﹐即使馬上沒有用車需求也會抓緊買車。

的確﹐有時候最荒誕不經的論斷放在中國身上還能講的通﹐不過我們有理由認為這次可不是這樣。

Andrew Peaple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