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2009年11月2日華爾街日報
中港股市地產與高風險股票顯露泡沫端倪
今年還剩下最後兩個月的時間﹐年初以來一直發揮作用的主題還會同樣繼續有效嗎?
在香港和中國內地﹐受風險承受能力重新提高和大規模寬鬆貨幣政策的提振﹐房地產和高風險的股票迄今為止一直表現不俗。
根據野村(Nomura)新發佈的一份策略報告﹐美元的貶值也成為重要的推動力量﹐因為美元的走低讓股市投資者幾乎可以不受損失地從事融資套利交易。
但緊縮政策可能很快成為主導市場的主題﹐這意味著是時候對此進行反思了。在澳大利亞和挪威近期上調利率後﹐緊縮已經重新成為包括中國內的許多國家的議事日程。隨著美國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增幅折合成年率達到了3.5%﹐看跌美元者也需要好好想一想了。
野村說﹐面對他們所說的卡布奇諾(Cappuccino)式復蘇──三分之一的濃咖啡、三分之一的牛奶和三分之一的泡沫﹐目前應該多採取一些防守型的做法了。
他們說﹐投資者面臨的難題是如何區分經濟真正持續增長的地區和資產價格的大幅上漲﹐後者常常是流動性過剩的結果。
野村分析師最近給出的建議是﹐撤出高風險的地區性市場。
這種變化值得引起重視﹐因為野村的策略師是今年初首批將量化寬鬆政策同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提高和股市走高聯繫起來的分析師之一。
交易所和經紀公司是金融市場復蘇的大贏家﹐而在中國﹐銀行和保險公司在貨幣供應的大規模擴張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上週五中國新推出了創業板市場﹐所有股票在盤中都上漲了一倍以上﹐這是否是新的風險增加的信號?
資產價格可能觸底的另一個領域是房地產。對中國內地開發商發行新股的興趣看來已經消退。上週﹐由於投資者興趣闌珊﹐深圳房地產開發商卓越置業(Excellence Real Estate)取消了首次公開募股計劃。10月上市的5家地產類股令投資者難以消化。
野村還特別指出﹐常常被視為泡沫晴雨表的香港房地產價格已經回到了2007年的水平。房地產領域仍是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對人們承受能力的擔憂越來越普遍。上週﹐在誤導性的銷售策略受到批評後﹐政府會見了大開發商。
但政府最擔心的並不是價格的飆升﹐而是價格逆轉的可能性。《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一篇文章援引未具名人士的話報導﹐沒有推出重大措施控制房地產市場上漲的計劃。相反﹐這篇報導說﹐政府更擔心房地產價格的暴跌。
也許投資者應多加注意了。在香港﹐政府實際上控制了土地的價格。而且﹐房地產和銀行類股佔到恒生指數權重的一半以上。
野村建議﹐如果有利於金融和房地產資產的寬鬆貨幣政策真的出現了逆轉﹐一個不錯的去處是表現欠佳的電信行業。從收益率角度看﹐這個行業具有吸引力。
電信並未從資產價格上漲中受益﹐而即使部分大幅膨脹的經濟領域面臨著放緩﹐人們還是可能會繼續打電話。只要能夠控制建設3G網絡的成本﹐這項業務也能產生大量現金。由於大部分設備是以美元計價的﹐美元的貶值也是一個有利因素。
和電信行業具有相似的上漲前景並有望持續增長的另一個行業是中國的互聯網行業。麥格理(Macquarie)在新發佈的一份有關中國互聯網領軍企業騰訊 (Tencent)的報告中預測﹐增長仍將保持強勁勢頭。引起我注意的一項統計是﹐即時訊息服務QQ目前的活躍賬戶已經高達4.48億個。騰訊正在將各種服務擴展到這個龐大的用戶群中﹐並正在鞏固作為市場先行者的優勢。
目前的增長可能仍會持續﹐這只是取決於有多少屬於泡沫。越來越受到重視的一個不確定因素是政府如何有效地退出刺激政策和可能無意中製造的泡沫。也許在更清楚地瞭解政策反應之前﹐人們應該保持一份謹慎。
Craig Stephen
Tuesday, 3 November 2009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