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8 October 2009

澳大利亞加息給全球央行帶來挑戰

摘自2009年10月07日華爾街日報

澳大利亞加息給全球央行帶來挑戰


澳大利亞週二成為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首個加息的二十國集團(Group of 20)成員國﹐此舉為全球各央行之間出現令市場不安的政策分歧打開了大門。

出於各種原因﹐澳大利亞、以色列、挪威和巴西等國仍然相對置身於過去12個月的經濟動蕩之外﹐這些國家目前似乎正傾向於收緊利率政策﹐以防範通貨膨脹。

但美國、歐洲和英國等身處危機中心的主要經濟體﹐其央行仍在照料遭受重創的各自經濟﹐未來許多個月﹐它們可能仍會將利率維持在極低水平。

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的經濟學家盧頓(Joseph Lupton)表示﹐這些面臨更大金融問題的經濟體會感受到經濟下滑的持續影響﹐而那些處於危機外圍的經濟體則會較為迅速地復甦。

彼此之間的政策分歧可能會給全球央行帶來新的挑戰﹐各國央行目前正在努力應對脆弱而又不均衡的全球經濟復甦。那些復甦步伐更快、利率不斷上調的國家可能會面臨本幣升值﹐這將給他們的出口行業帶來困難。不斷流入提前復甦國家的資金﹐也會引發這些國家股票和房地產等資產的價格出現危險泡沫──在亞洲部分地區﹐這已經成為令人擔憂的問題。

外匯市場首先出現動蕩。英鎊就是一個受害者﹐由於經濟表現疲軟﹐利率太低以致於無法吸引儲戶﹐英鎊遭受重創。第三季度﹐英鎊兌美元下跌了2.9%﹐兌歐元貶值了6.9%。英國8月份工業產值下滑的消息公佈後﹐英鎊週二急劇下跌。

澳大利亞央行(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週二宣佈將基準利率上調25個基點﹐至3.25%。澳大利亞央行行長史蒂文斯(Glenn Stevens)在一份聲明中暗示﹐央行可能還會進一步加息。得益於銀行體系相對強健、迅速實施的財政刺激措施以及中國對澳大利亞大宗商品的旺盛需求﹐澳大利亞經濟得以避免陷入衰退。

受澳大利亞央行加息推動﹐投資者週二推動澳元走高。

最近幾個月﹐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官員已經廣泛討論了從當前低利率政策撤出的策略﹐但他們也強調﹐希望短期內不需要實施退出策略和加息。

受澳大利亞加息影響﹐亞洲貨幣兌美元普遍走高。美元兌印尼盾下跌1.28%﹐觸及9,420印尼盾的今年最低點。

為了阻止本國貨幣兌美元過度升值﹐幾個國家近期先後干預了外匯市場。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積累了規模更多的美元儲備。

很多人士認為﹐韓國會是另一個可能加息的國家。韓國經濟的復甦勢頭處在全球最快之列﹐地產價格和韓圓匯率已經出現了顯著上漲。韓國央行(Bank of Korea)利率委員會將於週五召開會議。市場預計﹐考慮到經濟狀況依舊脆弱﹐韓國央行會在此次會議上保持利率穩定。但韓國政策制定者之間已經就何時加息出現了意見分歧﹐澳大利亞宣佈加息可能會給韓國決策者中那些主張加息的人士提供政治理由。

蘇格蘭皇家銀行(RBS)駐新加坡的經濟學家馬瑟(Sanjay Mathur)認為﹐從澳大利亞加息來看﹐韓國可能會在今年晚些時候上調利率﹐而不會等到明年第一季度。預計其他一些國家和地區會從明年年初開始收緊貨幣政策﹐包括印尼、中國台灣、印度和中國大陸。

Alex Frangos / Jon Hilsenrath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