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2009年10月14日華爾街日報
歐洲經濟復蘇之路仍然崎嶇
最新的歐洲經濟數據表明﹐在經歷了數十年來最深重的經濟衰退之後﹐整個區域依然未能展開全面經濟復蘇。
歐洲經濟研究中心(ZEW)針對金融分析師所做調查顯示﹐德國10月份經濟預期出現了四個月來的首次下降。西班牙房價的再度下滑表明該國一度熱火朝天的地產領域仍在苦苦掙扎。
英國9月份的通貨膨脹率降到了七年低點﹐因市場猜測英國央行(Bank of England)將把利率維持於地位﹐英鎊匯率進一步走低。與此同時﹐法國消費者價格指數再度下挫﹐表明企業仍缺乏定價權。
經濟的疲軟信號表明許多國家和領域仍能感受到衰退的持續影響﹐儘管部分領域已經恢復了增長。
上週發佈的數據顯示﹐歐元區最大的三個經濟體──德國、法國和意大利的工業產值有所增長﹐在此前一年時間里疲軟的製造業表現一直在拖累該指數走低。雖然德國8月份出口滑坡﹐但許多分析師認為今秋情況將出現好轉﹐德國工業企業將接獲更多訂單。
人們普遍預測歐元區16國將在第三季度恢復溫和增長﹐在二季度本地生產總值小幅收縮﹐表明經濟狀況已經回穩。大多數經濟學家說﹐英國的衰退似乎也已結束﹐儘管有些人對英國將在第三季度恢復增長的說法存疑。
在整個歐洲地區﹐經濟學家和商界人士都在擔心復蘇的可持續性問題。截至目前﹐形勢的穩定在很大程度上要仰仗政府的經濟刺激措施﹐而對絕大多數國家而言﹐這些激勵措施將在未來不到一年時間里逐步用盡。現在還不清楚到那時家庭和企業的支出還有多強勁。最近的數據無法解答這一問題。
Marcus Walker / Geoffrey T. Smith
Wednesday, 14 October 2009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