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2 December 2009

貝南克新角色:泡沫鬥士

摘自2009年12月2日華爾街日報

貝南克新角色:泡沫鬥士

不久前﹐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的官員們還信心十足地認為﹐當股市、樓市或其他資產價格出現泡沫的時候﹐他們知道該如何應對﹐辦法就是:啥也不做。

貝南克稱金融泡沫或許是這十年來貨幣政策遇到的最難以解決的問題。
如今﹐在美聯儲主席貝南克(Ben Bernanke)週四面臨連任提名確認聽證會之際﹐他和其他美聯儲的官員開始重新審視過去10年來他們遵從的放任自流的方法。樓市和信貸暴跌剛剛過去﹐貝南克現在稱金融泡沫或許是這十年來貨幣政策遇到的最難以解決的問題。

在亞洲房價飆升、金價幾乎每日都會刷新紀錄的情況下﹐對這個問題的辯論正值關鍵時刻。貝南克希望利用自己作為銀行監管人的權力來遏制泡沫﹐而參議院銀行委員會(Senate Banking Committee)卻在考慮剝奪部分美聯儲的監管權。該委員會將在本週晚些時候“拷問”貝南克。

與此同時﹐眾議院正在審議的法案可能會削弱美聯儲的獨立性。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House Financial Services Committee)通過了一項措施﹐將使美聯儲的利率決策受到國會下屬調查機構政府問責局(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的審查。貝南克和其他美聯儲官員擔心﹐有國會監督美聯儲﹐他們作出的任何利率決策都將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使其遏制通脹和金融泡沫的難度增大。

任何變化最多也要數月才能實現﹐更有甚者﹐美聯儲可能會成功避開受到監督。與此同時﹐官員們正在推進制定避免再次發生危機的計劃。

美聯儲官員過去認為﹐在避免泡沫越變越大方面﹐他們無能為力或是應該任其發展。首先﹐很難確切地判定泡沫。即使可以﹐刺破泡沫可能也是弊大於利。比如﹐通過加息遏制泡沫﹐可能會令其他原本健康發展的經濟領域增長放緩。

相反﹐美聯儲的主要戰略是在泡沫破裂後﹐通過降息來收拾殘局﹐以減弱對經濟的沖擊、恢復增長。這種戰略是貝南克在普林斯頓大學做教授時﹐在泡沫相關主題論著中得出的主要結論﹐2002年貝南克初次擔任美聯儲理事時也採取了這個戰略。他的前任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也是這樣做的。

如今﹐美聯儲官員承認這種戰略沒有奏效。他們開始探索其他方法。對於避免泡沫的兩種方法──利用監管來防止金融體系的泡沫和通過加息調整貨幣政策﹐貝南克站到了更多監管的一邊﹐這也是他過去一直提倡的。

貝南克上個月在紐約演講後回答提問時說﹐現在可能的最佳方法是利用監督和監管限制過度冒險﹐確保未來資產價格泡沫一旦破裂﹐金融體系能夠復原。

相反﹐很多人認為打利率牌是種更加激進、風險更大的舉措。週二﹐費城聯邦儲備銀行行長普洛瑟(Charles Plosser)說﹐利率在遏制可能泡沫上是個打擊面過大的措施。他說﹐加息可能會同時影響其他所有資產價格。

不過﹐一些美聯儲研究人員正在促使高級官員把利率包括在計劃中﹐而一些官員也說﹐他們不能繼續把利率措施排除在外了。美聯儲理事沃爾什(Kevin Warsh)說﹐他在密切關注大宗商品價格、美元和信貸市場的走勢。他曾在華爾街工作過7年﹐之後於2002年搬到了華盛頓。他說﹐美聯儲在尋找解決泡沫的方法上必須持開放的態度﹐包括是否該利用利率來擠壓泡沫。

在失業率居高不下、傳統通貨膨脹指標較低的情況下﹐美聯儲的首要任務是讓經濟重新運轉起來。美聯儲曾說﹐這意味著要至少要再保持幾個月的低利率。

不過﹐在人們擔心大宗商品市場和新興經濟體開始出現新的泡沫之際﹐關於在泡沫破裂前、是否應該以及如何遏制泡沫的問題﹐開始成為人們越來越關注的問題。金價在一年內漲了50%以上。中國上證綜合指數今年漲了75%以上。巴西股市漲幅更大。油價反彈。雖然仍遠遠低於去年的峰值﹐但如果油價恢復到去年的高點﹐它對商品和服務價格上漲的推動作用可能比科技類股或樓市還要直接。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