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 November 2009

美國GDP增長不能粉飾一切

摘自2009年10月30日華爾街日報

美國GDP增長不能粉飾一切

如果奧巴馬政府是在經營一家公司﹐那它或許會希望最新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能讓人們歡呼“這個季度不錯﹐伙計們!”

至少股市滿足了政府的願望﹐在週四上午公佈好於預期的GDP數據後大漲。不過看漲者早就習慣了從政府數據中尋找啟示。零利率政策和經濟刺激計劃提振了經濟數據﹐同時也推動資金進入風險更高的資產。

第三季度GDP增長3.5%﹐其中有2.2個百分點與汽車銷售和住房建設有關﹐二者都是受政府支持推動。聯邦政府開支增加0.6%。

如果這樣的GDP數據是公司收益﹐分析師們肯定會委婉地稱之為低質量收益。依據GDP數據而買進的投資者忽略了每周申領失業救濟人數的數據﹐當天該項數據再度超過50萬。

危險在於﹐這些短期調整措施令經濟嚴重依賴以納稅人的錢支撐的刺激措施。房市復蘇是因為政府向首次購房者提供減稅﹐為發放的大多數貸款提供擔保﹐然後再買下大多數的貸款擔保﹐這種情況損害了信心﹐並顯示出房市泡沫破裂後令人擔憂的健忘跡象。

據傳還有一個想法是﹐給公司減稅﹐鼓勵它們招聘人手。然而從迄今為止好於預期的收益情況看﹐公司並非沒錢給員工發薪水。他們所缺的是認為經濟已經穩定下來的明確感覺。曲解資金成本、耐用品需求和勞動生產率等數據無助於此﹐只會加劇將來的問題。

Liam Denning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