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13 November 2009

中國第三季度勞動力需求大幅上升

摘自2009年11月12日華爾街日報

中國第三季度勞動力需求大幅上升

據一份新公佈的官方調查顯示﹐中國第三季度勞動力需求大幅上升﹐這進一步證明中國的經濟復甦正在推動消費者狀況的改善。

由於中國公佈的許多就業和失業數據都被認為是不可靠的﹐因此追蹤金融危機對中國造成的影響變得十分困難。過去一年中國的官方失業率數據幾乎沒有變動﹐而另外一項政府調查卻估計﹐今年年初一度有2,000萬農民工失業。

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一個下屬機構開展的一次季度調查更加詳細的展現了中國的勞動力市場狀況。本週公佈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中國第三季度勞動力需求較上年同期增長了14.2%﹐為連續四個季度下降後的首次上升。該調查通常覆蓋國內約100個城市﹐調查對象包括國內主要城市一半左右的就業人口。

世界銀行(World Bank)駐北京代表處經濟學家高路易(Louis Kuijs)稱﹐實際上中國目前的勞動力市場狀況良好﹐第三季度的狀況似乎較今年早些時候出現了改善。

目前的就業狀況相對於2009年年初時的情況已有很大不同﹐當時市場擔心中國出口的大幅下降將導致農民工大規模失業。但之後的政府調查顯示﹐大部分的農民工都已找到新工作。中國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調查也顯示﹐從6月份以來﹐製造業就業人數逐月遞增。許多工廠經理甚至發出了招工難的抱怨。

雇佣農民工最多的建築業和出口製造業與經濟危機最嚴重時期相比狀況已有所恢復。據中國央行的估計﹐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中國第三季度出口較上季度增長了1.5%﹐為今年以來的首次。今年的房屋新開工面積較上年增加了近50%。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調查報告中衡量勞動力供需的指標顯示﹐實際上中國的勞動力市場正益發吃緊。調查報告顯示﹐第三季度每100個求職者有94個崗位空缺可以選擇﹐高於去年的85個﹐並且接近於危機爆發前平均為97個的水平。

如果這種趨勢持續下去﹐工資水平將隨之升高﹐進而有助於支持消費者支出。在中國經濟目前仍嚴重依賴政府刺激政策的情況下﹐這是人人都希望看到的結果。國家統計局(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本月公佈﹐第三季度農民工平均薪資較上季度增長了2.8%﹐至每月1,444元(合210美元左右)。

麥格理(Macquarie)經濟學家Paul Cavey稱﹐如果經濟保持這種增長勢頭﹐則薪資增長的壓力將會顯現﹐這對提振消費而言是一件好事。

今年迄今城鄉整體收入均較上年增長了大約9%﹐雖然增幅低於過去幾年﹐但卻高於目前的經濟增長速度﹐這是一種重要的轉變。最近幾年﹐中國居民收入的增速一直低於國內生產總值(GDP)等主要經濟指標﹐眾多經濟學家認為這是限制中國消費支出增長的因素之一﹐同時也導致中國難以擺脫對出口和投資的依賴。

Andrew Batson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