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3 November 2009

百仕通在華設基金公司 重點投資中國企業

摘自2009年11月2日華爾街日報

百仕通在華設基金公司 重點投資中國企業

百仕通集團(Blackstone Group LP)準備在中國的私募股權領域進一步拓展之時﹐它在中國不離不棄的歷史﹐正在帶來回報。

上週五﹐百仕通首席執行長蘇世民(Stephen Schwarzman)宣佈成立了一家設置於中國境內的基金管理公司﹐準備從中國投資者手中募集50億元人民幣(約合7.32億美元)的資金。繼今年監管措施出現變化、放鬆相關融資限制後﹐包括百仕通在內﹐一大批外資公司正在計劃募集人民幣資金。

在俯瞰浦東新區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Shanghai World Financial Center)第93層﹐蘇世民接受採訪說﹐我們將此視為在中國一輪更廣泛擴張的開端。他說﹐對於任何一家明智的全球性金融機構來講﹐中國都是必修課﹐而不是選修課。

一些投資者擔心﹐同時管理投資中國的離岸和在岸資金的外資公司﹐在尋求最佳交易的時候﹐最終可能不得不在兩者之間做出選擇。

但蘇世民表示﹐兩類資金將會互補﹐在岸資金省下的管理費用﹐將使百仕通能夠僱傭更多員工﹐從而產生更多交易。

另外他說﹐設置在中國的這家新公司﹐將使百仕通能夠在中國境內達成一些規模小於其全球基金投資目標的交易。這只新的基金雖然側重於投資中國的企業﹐但也可以投資房地產項目。

中國對百仕通的瞭解經歷了一些起伏。2007年5月﹐在其新的大中華區主席、前香港財政司司長梁錦松(Antony Leung)的幫助下﹐百仕通於首次公開募股(IPO)之前獲得了中國主權財富基金一筆30億美元的投資。2007年5月份的這筆交易是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China Investment Corp.﹐簡稱中投公司)的第一筆投資﹐發生於中投公司正式成立﹐或擁有正式名稱之前。

隨著百仕通股價在IPO過後下跌﹐這筆投資發生巨虧。在中國內部﹐一些人對這一投資決策大加撻伐。這標志著作為主權財富基金的中投出師不利。

蘇世民說﹐這筆投資的時機並非最優﹐因為就在那之前一兩個星期﹐全球信貸危機就開始了。百仕通的股價仍未回到發行價﹐但已經從低位反彈。

這家美國私募公司繼續與中投緊密合作。雙方業務部門負責人每周舉行會談﹔百仕通還派出員工到北京﹐襄助處於草創階段的中投。

這種關係獲得了回報。中投公司達成了一筆交易﹐這筆交易允許它通過在公開市場購買股票﹐增持百仕通股份至12.5%。這給百仕通投下了信任票。今年﹐在涉足對沖基金行業之際﹐中投再次找到百仕通﹐承諾向百仕通的對沖基金部門投資約5億美元。

百仕通在中國的第一筆私募股權投資數目也不小﹐不過當時中國公司估值都很高。2007年9月﹐百仕通同意拿出6億美元﹐購買中國藍星(China National BlueStar)20%的股權。藍星是一家國有企業﹐生產特種化學品。中國國內的私募股權投資一般為5000萬美元到1億美元。由於需要中國政府的批准 ﹐百仕通投資藍星的交易花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才完成﹐讓百仕通嘗到了在中國做大筆交易的困難。

受這個經驗啟發﹐百仕通的私募團隊著眼於規模較小的交易﹐位於上海的這只剛成立的基金正是這樣。百仕通的地產基金也投資了上海一個地產開發項目。

蘇世民表示﹐雖然中國是一個重要市場﹐但百仕通的主業還是放在美國國內﹔經濟增速已經快速反彈的亞洲沒有它所尋求的不良資產投資機會。

蘇世民說﹐目前美國仍然是首要關注點﹐亞洲是我們第二個最感興趣的區域。

Rick Carew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