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甚麼是MACD?
MACD是由Gerald Appel在1960年代提出,而且在80年代相當流行。它是由一長一短的指數移動平均線(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計算出來,標準的長短平均線是由Gerald Appel提出,分別是12天(若以每日為單位)和26天。
MACD中有條曲線,一條稱為快線,另一條稱為慢線。首先,計算12天和26天指數移動平均線,而後將12天平均線減去26天平均線,求得差額,稱作MACD,即是快線。再將差額取其9天指數移動平均線,稱作signal,即是慢線。
公式為﹕
MACD = EMA[12] – EMA[26]
signal = MACD 的EMA[9]
如何運用試算表計算MACD,可以參考 Spreadsheet Models of Technical Analysis。

3.2 MACD的應用
(1) 當快線(MACD)由負數轉為正數時,表示市場轉入牛市,相反,如果快線由正數轉為負數,表示市場轉入熊市。注意,因為MACD是基於兩條短期移動平均線計算所得,若計算單位是每日的話,所謂牛市熊市,只是短期趨勢;
(2) 作為買賣訊號。當快線(MACD)升穿慢線(signal)時,顯示市況良好,可以作為買入訊號,當時快線跌穿慢線時,顯示市況轉壞,可以作為沽出訊號。使用方法與移動平均線的組合應用相若;
(3) 背馳現象。如果股價創新低,但快線沒有跟隨創新低的話,是買入訊號,配合快線高於慢線,可信度更高。因為股價創新低的話,會拉闊移動平均線之間的距離,所以快線應該會跟隨創新低,否則,股價創新低只是個別現象,超賣的可能性甚高。相反,如果股價創新高,但快線沒有跟隨,並跌穿慢線的話,就是沽出訊號。
3.3 MACD和移動平均線的分別
MACD和移動平均線的組合應用的分別是將平均線之間的差距以圖像表示,有助投資者更準備了解平均線的變化。例如,快線(MACD)是正數,並呈上升之勢,顯示市場十分樂觀,股價的上升動力甚強。而當快線是零時,表示兩條移動平均線剛好相交。
現時的財經資訊軟件所顯示的MACD,除了快線和慢線,還有柱形圖。柱形圖是將快慢兩線的差額圖像化,優點是可以清楚看到兩線的細微差距。
Last Update: 20070913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